新泰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发布令
为确保安全供水工作在应急情况下公司领导、各职能部门、生产操作岗位等人员正确履行职责,使安全供水工作快速启动,高效有序地运转,指导和应对可能发生的供水区域安全事故,及时、有序、高效地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各种灾害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快速、有效、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等法规、标准要求,对公司原有的《自来水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了修订,用于规范、指导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
该预案于 2014年 6月10日批准发布,2014年6月10日正式实施。公司所有部门、科室及相关人员,均应严格执行。
经理 :闫 东
新泰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2014年6月10日
前 言
水是生命之源,是经济命脉。城市供水涉及千家万户,是城市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供水企业的员工要积极投身于“心系老百姓,服务创一流”活动中,为加快“和谐新新泰”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要履行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为全市供好水,就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高我们的管理服务理念。为确保安全供水,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控制安全事故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的保证国家财产和人民生活免受经济损失及影响,本着“隐患险于明火,安全重于泰山”的原则,在稳妥可靠的前提下,以快制快,果断处置,有效地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事故,提高员工队伍应急处理能力。根据新泰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制订了《新泰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事故应急预案》,形成了自来水有限公司完整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为新泰市构建和谐社会,确保城市安全供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为确保安全供水工作在应急情况下公司领导、各职能部门、生产操作岗位等人员正确履行职责,使安全供水工作快速启动,高效有序地运转,指导和应对可能发生的供水区域安全事故,及时、有序、高效地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各种灾害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安全供水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全局互动、保障供水”的指导方针,遵循统一指挥、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一般工作服从应急工作的原则。
安全供水工作要以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为首要目标,积极开展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预防工作,通过加强日常生产管理,强化管理措施,达到消除影响、消灭隐患的目的,确保城市安全供水。
1.3编制依据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城市供水条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建设部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山东省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预案。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由于发生突发性事件致使城市供水系统发生事故,造成城区连续停止供水或发生人身和财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本预案分为一般生产异常情况、生产事故、破坏性灾害如地震、重大特大火灾、洪涝、恐怖、战争灾害等突发事件。
突发性事件主要包括:
(1)水源或供水设施遭受生物、化学、毒剂、病毒、油污、放射性物质等污染;
(2)恐怖、战争等造成的影响供水安全的时间。
(3)地震、洪灾、滑坡、泥石流、台风等导致取水受阻,泵房(站)淹没,机电设备毁损;
(4)消毒、输配电、净水构筑物等设施设备发生火灾、爆炸、倒塌、严重泄漏事故;
(5)城市主要输供水管和配水系统管网发生大面积爆管或突发灾害影响大面积及区域供水;
(6)调度、自动控制、营业等计算机系统遭受入侵、失控、毁坏;
(7)传染性疾病爆发,导致城市供水水质受到影响;战争、恐怖活动导致水厂停产、供水区域减压等。
1.5应急预案体系
公司应急预案包括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1.5.1 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的处理原则,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1.5.2 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专项应急预案由各个车间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
1.5.3 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场所、设施或设备、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由各个车间的具体岗位根据专项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并作为专项应急预案的附件。
2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2.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主要包括单位地址、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原材料、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以及周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场所和周边布局情况。)
3 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
3.1 体系
公司应急预案委员会为应急预案管理的最高机构,负责指导和监督全公司应急预案管理工作。遇有险情或破坏性灾害,公司应急预案委员会转为公司应急预案指挥部,指挥部为应急时期最高指挥机关,公司应急预案委员会办公室挂靠公司生产技术科,设办公室主任,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公司应急预案指挥部下设公司应急预案指挥中心和专业预案管理小组。各专业预案管理小组负责本系统本部门的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公司应急预案指挥中心设在公司生产技术科。
3.2 组成
公司应急预案指挥部具体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其成员如下:
总 指 挥:公司法人代表
副总指挥:公司负责安全生产的领导同志
成员:公司企管办、生产技术科、稽查科、人力资源部、保卫科、财务科、水质检测中心、管线所、安装公司、供水部等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
遇有险情或破坏性灾害,公司抢险救灾应急指挥中心设在调度室,实行24小时值班。公司抗震抢险救灾小组办公室设在管线所,管线所的负责同志任主任,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公司消防抢险救灾和反恐小组办公室设在保卫科,保卫科的负责同志任主任,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公司防汛抢险救灾小组办公室设在供水部,供水部的负责同志任主任,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工作。
指挥部成员出差或有特殊情况时,由所在单位按职务排序递补。
指挥部办公室根据需要,设立专家工作组,作为指挥部的咨询机构。
3.3 职责
3.3.1 指挥部职责
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的规定;制定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完善供水系统重大事故的应急组织体系网络;负责协调城市有关部门以及公安、水利、环保、卫生防疫、医疗救护等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的应急工作,根据需要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和应急措施;组织对重大供水事故的调查处理,核发事故通报。
3.3.2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负责应急预案的日常协调工作,指导和协助积极开展供水设施的应急检修、抢险、排险、快速修复和恢复重建工作,对事故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和问题提出紧急处理意见和建议,力争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负责协调对事故发生地的人力、物力支援;指导有关单位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应急响应期间负责事故的信息报道稿件和新闻发布的组织工作。
3.3.3专家工作组职责
应急启动时,按照指挥部的要求研究分析事故信息和有关情况,为应急决策提供咨询或建议;参与事故调查,对事故处理提出咨询意见;受指挥部指派,对事故发生地进行对口技术支持。
3.4 要求
各科室、部门要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健全抢险组织机构,成立专业应急抢险队伍,配备完善的抢险设备、交通工具,在应急预案指挥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演练,积极组织开展事故应急救援知识培训教育和宣传工作,出现供水安全事故及时向公司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抢险。负责事故发生地单位和居民临时用水问题。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1)建立健全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信息监控方法与程序,完善危险源辩识工作,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
(2)在技术和管理措施上加强重大事故危险的监控,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3)对危险设备的危险区域予以明显标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4.2预警行动
任何人员接到可能发生的施工安全事故的信息后,应立即报告本单位应急指挥部,并按照应急预案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同时通知有关单位(部门)采取相应行动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扩大。
4.3 信息报告
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迅速通知全体指挥中心成员,根据情况由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值班室)或指挥中心主要领导负责及时向上级机关当地应急救援中心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单位、联系电话、报告人、伤亡人数等简要情况。
4.4 预警原则
(1)快速反应原则:事故处置要坚持一个“快”字,做到反应快、报告快、处置快。事故单位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公司综合办公室或向公司领导直接报告,同时迅速报警,指挥中心领导要尽快到达事故地点。
(2)先期处置原则:一旦发生事故,事故单位应立即启动先期处置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的控制事态发展,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统一指挥原则: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由指挥中心全面负责内部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并配合、服从上级有关部门的对重、特大事故的统一指挥,保证处置工作的统一高效。
(4)协调作战原则:公司各部门在指挥中心的统一领导指挥下,按照各自职责,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工作。
5 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的过程可分为:接警、判断响应级别、应急启动、控制及救援行动、判断事态是否扩大、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几个步骤(图5.1)。
遇突发事件后,报告信息应迅速汇集,判断性质严重程度,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确定启动相应级别应急系统。
启动公司及以上应急响应系统后,应急指挥中心进入应急状态并实施如下行动:
1.通知应急机构有关人员到位;
2.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
3.调配应急资源,派出现场指挥协调人员;
4.明确向上级报告内容;
5.组织对媒体发布信息;
6.内部员工通报;
7.商务法律事务协调等。
采取控制行动,应急救援各小组需在统一指挥下完成下列救援行动:应急队伍及时进入现场,积极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医疗救助、人群疏散、环境保护、现场监测、专家支持、政府联络、补偿损失等。当发生社会安全突发事件时执行对应的特殊方案。
当事态仍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应向上级应急机构请求扩大应急响应。
行动完成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完成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取证调查等工作。
应急响应结束后,应急总指挥宣布应急响应结束。其后组织原因分析、评估应急响应情况,提供最终报告为今后的应急处理做参考。
5.1.1应急响应分级
按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公司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Ⅰ级(重大事故)响应、Ⅱ级(较大事故)响应、Ⅲ级(一般事故)响应。
5.1.1.1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Ⅰ级响应:发生区域性重大自然灾害、人员伤亡、现场无法控制的液氯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已经危及周边企业、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30人以下中毒、或一定社会影响等,且需要外部力量应急救援等。
5.1.1.2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Ⅱ级响应(公司级应急响应系统):发生的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泄漏事故,已经危及周边单元安全,可能造成人员死亡、中毒等事故,一般环境污染事故,人员作业过程中的死亡事故。
5.1.1.3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Ⅲ级响应(部门级应急响应系统):发生的火灾事故、泄漏事故,对周边生产单元没有影响,利用现场条件可以控制人员作业过程中受伤事故。
5.1.2应急响应过程基本流程和主要步骤
应急响应过程流程图
5.2.1 应急报告的基本程序
应急报告分生产现场和非生产现场,报告程序不同。
5.2.1.1现场报告
(1)生产现场发生事故或险情时,现场人员须第一时间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指挥部接警人员根据事故类别立即电话报告相应的部门。接到报告的应急组织部门负责人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组织应急抢险,尽量控制事态发展,同时将现场情况汇报公司领导;应急办公室了解事故情况并作出初步安排后,立即向应急总指挥汇报,应急总指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公司级应急响应程序。
(2)非生产现场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第一时间电话向本部门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应急组织部门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组织应急抢险,尽量控制事态发展,同时将现场情况汇报公司领导;应急办公室了解事故情况并作出初步安排后,立即向应急总指挥汇报,应急总指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公司级应急响应程序。
5.2.1.2当事态发展超出其能力时,具备必须启动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急机构的条件时,应急总指挥或授权应急办公室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汇报,提出应急救援请求。
5.2.1.3应急办公室随时了解、掌握事故现场救助工作情况,保持与现场通讯畅通,根据情况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汇报,以利于应急指挥中心做出决策。
5.2.1.4当灾害得以控制,事故趋于结束时由现场应急响应小组安排人员彻底清除残余影响,防止继发性事故再度发生。根据现场情况,由应急总指挥同意后下达应急状态解除命令。
5.2.1.5应急工作结束后,要总结整理有关资料。
5.2.2 事件报告和记录应包括的内容提要:
5.2.2.1事件类别;
5.2.2.2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5.2.2.3事件发生的初步原因;
5.2.2.4事件概况和已采取的措施;
5.2.2.5现场人员伤亡及撤离情况(人数、程度、所属单位);
5.2.2.6事件对周边自然环境影响情况,是否造成环境污染;
5.2.2.7事件对周边社会人员影响情况,是否波及社会人群或造成社会人员生命财产的威胁和影响;
5.2.2.8现场自然天气情况;
5.2.2.9需请求公司协调、支持的事项;
5.2.2.10报告人姓名、职务和联系电话;
5.2.2.11如可能,最好采用录音电话。
5.2.3应急记录及保存
5.2.3.1应急办公室建立电话记录本和应急工作记录本,对整个应急行动过程进行记录;
5.2.3.2应急办公室安排对应急会议的记录,记录介质可以是人工记录也可以是电子录音记录;
5.2.3.3应急办公室收集汇总全部应急活动记录并作为总结资料。
5.2.4 应急值班人员工作守则
5.2.4.1应急值班时严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
5.2.4.2办事要快、效率要高,上报下传情况要准确。
5.2.4.3所有往来电话、传真、报告的时间、内容都要认真详细地记入应急记录,不得涂改,严禁销毁。
5.2.4.4收到应急情况报告应立即处理,及时向应急办公室汇报,不得延误时间。
5.2.4.5对上级领导的指示和意见要详细记录,如实向下传达,对救助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意见均应由应急办公室领导签名后方能传达。
5.2.4.6应急状态下信息发布要注意保密,禁止私自发布有关事件应急信息。
5.2.4.7熟悉应急工作中的各种程序、联络图表和通讯设备的使用。
5.2.5 应急报告程序图,如下:
5.3.1启动应急系统的步骤:
5.3.1.1当发生现场应急时,现场人员需按事先制定的程序,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事态进一步的恶化;同时向应急办公室报告;
5.3.1.2应急办公室根据应急事件类别报告相应的应急组织部门,启动部门级应急系统;
5.3.1.2当事态发展超出部门应急能力时,应急组织部门需马上报告应急总指挥,由应急总指挥决定是否启动公司级应急系统。
5.3.2 应急响应步骤
5.3.2.1应急总指挥下达启动命令,明确首次应急行动的报到时间;
5.3.2.2启动命令下达后,应急办公室按事件情况通知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成员及主要岗位人员;
5.3.2.3各成员应采取最迅速的方式及时到达应急会议室。凡异地办公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到达的人员必须得到应急总指挥同意,并指定人员代理其职责。
5.3.2.4各应急小组组长立即按预案组成响应的应急小组,进入应急状态,按指令行动。
5.3.3 应急会议
5.3.3.1应急会议由应急总指挥主持召开,应急管理小组及主要岗位人员参加;
5.3.3.2为迅速响应,会议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5.3.3.3首次会议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命名此次应急活动;通报事件情况;明确岗位工作任务;初步判断所需内外资源;统一消息发布的时间和发布渠道;确定发布授权人;确定下次应急会议时间。
5.3.3.4应急会议由应急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记录,记录可以是人工记录或电子,并形成会议纪要留存
5.3.3.5应急办公室主任根据事件进展至少每24小时召集各小组召开会议,沟通传达相关信息
及时、准确地将应急情况通知公司组内、外相关方,对于减缓紧急情况、减少对公司负面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其流程可参照报告程序图。
5.4.1 内部员工告知
5.4.1.1 基本要求:
为提高效率并保持公司行为的一致性,应急总指挥将授权相关人员负责对公司内部宣传信息的发布。拟对内发布的所有宣传信息需经应急总指挥审定后,被授权人方能发布。
5.4.1.2 对内宣传要求
(1)宣传材料由后勤保障组编写并由应急办公室发布,如果有必要可以草拟宣传材料报审。
(2)宣传材料应在对外新闻稿的基础上编写,以保持内外宣传口径的一致。
(3)对内宣传的重点是告诉员工事件真相、应急处理机构联络方式和员工注意事项等,以稳定队伍情绪、避免公司对外信息偏差、动员组织员工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4)各级员工应以从内部宣传材料或沟通渠道获得的与事件相关的信息为准。
5.4.2 向地方主管部门初步报告
5.4.2.1 报告要求
(1)向地方主管部门初步报告由应急办公室负责报告;
(2)真实、简洁、按时;
(3)应该以文字为准;
(4)报告需得到的应急总指挥授权和审核;
(5)保留初步报告的文稿;
(6)按照政府部门的要求,及时补充适当的事件情况。
5.4.2.2 报告的内容
(1)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2)事故概况和处理情况;
(3)人员伤亡及撤离情况;
(4)对现场周边社会人员造成的影响初步情况;
(5)现场自然气象;
(6)请求政府部门协调、支持的事项;
(7)报告人姓名和联系电话。
(1)公司内部应急人员通讯联系表,见附表1。
(2)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单位的通讯联系表,见附表2。
5.4.3 媒体信息沟通
5.4.3.1 信息发布的准备工作
当突发事件需要与媒体沟通以便引导舆论时,后勤保障组应该制定一个具体的信息发布方案,其中应包括的内容:
(1)确定需要澄清事实的主要媒体名单;
(2)确定发言稿的基本内容和信息流的节奏控制;
(3)确定第一次发出信息的时间和场所;
(4)推荐的指定发言人或代理发言人;
(5)确定此次应急事件对外回答信息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5.4.3.2 新闻稿的草拟和送审
(1)后勤保障组应在首次会议后一小时内完成新闻稿并提供报审;
(2)新闻稿的内容应与向政府报送的报告内容保持一致。
5.4.3.3信息收集与跟踪
(1)应急处理过程应不断的收集整理信息数据,掌握最新的事态进展;
(2)为公众言论建立正确的信息渠道,及时发布最新背景材料,提供可以降低潜在应急和可以巩固公司形象的话题。
5.4.3.4 媒体沟通的注意事项
(1)应急中心通过公共关系小组发言人与媒体打交道,确保发言人每次对公众说话的一致性;
(2)准备好能随时发布信息的新闻会议地点,以防临时混乱;
(3)要向社会公布发生的坏消息。如果必须由媒体去追问才说出来,说明在应急管理上已有过失。不要阻拦评论,那样做会导致猜想;
(4)要迅速说明事件原因,公开诚实的态度可以缓和避免谣言。不要辩论事件,不要责备批评,应该解释和解决问题。
(5)回答记者提问时不要重复负面术语;
(6)不要推测原因、损失或任何其它猜想,给媒体仅仅提供确实准确的信息,避免比较,不要给对方将事故与更坏的事件相联系的机会;
(7)如果无法说清楚或解释为什么,不要做“无可奉告”,“请不要报道此事” “不在采访之内”的表述,诚实回答:“我不知道---我以后回答你”;
(8)如果不能进一步讨论一些事情,可以解释原因、可以从安全角度考虑、可以告知目前尚没有告诉雇员等等;
(9)不要过早的下结论,不用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那些带有判定结论的提问,可以去说明及描述已经掌握的事实过程。
5.5.1最初的应急反应
一旦发生现场应急状况,现场当班人员必须立即报告应急办公室,调度控制中心根据应急事件类别报告相应的应急组织部门,启动部门级应急系统,立即按现场应急处置方案进行应急处理,并将现场情况报告公司经理应急总指挥。应急办公室要随时了解现场情况。
一旦事故发生超过现场应急,根据现场指挥提供的信息和警报,应急办公室主任需向应急总指挥报告,并提出进入应急管理状态的建议,由应急总指挥决定是否需要:
5.5.1.1启动公司内或公司外应急反应行动;
5.5.1.2调集系统内各方面的资源参与应急抢险工作;
5.5.1.3对外通报;
5.5.1.4向上级政府主管部门通报;
5.5.1.5召集员工进行援助;
5.5.1.6持续进行危险评估和重新定级;
5.5.1.7建议公司外公众采取防护行动。
5.5.2 扩大的应急反应
一旦事故定级或危险升级,公司应急系统应立即启动,各岗位人员迅速到位。各负其职:
5.5.2.1应急总指挥立即指示应急办公室向政府机构通报,如必要,建议政府主管部门采取防护行动以保护邻近公众的安全和健康。
5.5.2.2应急总指挥担负各应急岗位指挥与控制,开展应急抢险行动。
5.5.2.3现场救护组立即到指定位置,负责医疗、救助机构联络,一旦发现有伤员,进行初期抢救及保护,及时联系120。
5.5.2.4调度控制中心要与应急主要岗位人员保持通讯联络。
5.5.2.5抢维修组需在指挥中心的指挥下,按照事先制订的特定风险应对程序,做好足够的安全防范措施,参与现场事故抢险工作。
5.5.2.6事故控制组人员根据现场处置方案进行生产工艺调整、流程调整、流程切断、封堵、初期灭火以及按规程启用现场消防设施、设备控制现场火势等工作。
5.5.2.7现场警戒人员需查点所有原有现场人员。如果不能保证全部到齐,要通知现场抢救组成员,寻找失踪人员。同时安排专人到指定路口引导消防车。
5.5.2.8资金保险组处理有关人身及财产保险和理赔等后续事务。
5.5.2.9应急办公室协调和调用公司系统内外相关技术专家和物资。
5.5.2.10后勤保障组根据授权与主要媒体沟通,正确引导公众舆论,并保持媒体的联系;
5.5.2.11通讯工程师、网络工程师需保证现场通讯畅,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应急指挥中心。
5.5.2.12如是地方消防队伍赶到现场,按照各自的应急预案,应急人员作好配合协调工作。
5.5.2.13当紧急情况得到控制,应急总指挥可降低事故级别,指示重新进入和恢复行动。
5.5.3化学品大量泄漏现场处置
5.5.3.1现场救护
(1)进入现场搜救人员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携带急救药箱、担架,2~3人一组;
(2)将受伤人员迅速脱离现场,向上风向转移至空气新鲜处;
(3)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4)若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5)若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6)若食道进入有毒介质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
(7)交医疗机构救治。
5.5.3.2 现场人员疏散及警戒
(1)引导事故现场人员按规定的路线撤离到集合点;
(2)撤离时要注意现场风向,向上风向集合点撤离;
(3)组织保安在公司各大门口立即警戒,严格控制人员进入,禁止车辆进入。
5.5.3.3 事故控制
(1)现场处理人员穿防化服,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汽油、甲醇、MTBE等泄漏),携带防爆工具及防爆对讲, 机,从上风口进入现场;
(2)立即切断泄漏源:关闭阀门、停泵或转移泄漏容器内介质到安全的储罐等地方;
(3)构筑围堤控制, 泄漏物的影响范围,防火堤内的泄漏要立即确认防火堤排水阀(含油污水、清净雨水排放阀)关闭;
(4)立即对泄漏部位根据情况采取措施进行修补或堵塞;
(5)尽可能收集泄漏的物料,残余物用水冲洗到含有污水系统进行处理回收;
(6)若汽油泄漏根据现场情况使用水枪或水炮掩护。
5.5.4化学品火灾现场处置
5.5.4.1现场救护
(1)进入现场搜救人员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携带急救药箱、担架,2~3人一组;
(2)将受伤人员迅速脱离现场,向上风向转移至空气新鲜处;
(3)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4)若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5)若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6)若食道进入有毒介质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
(7)烧伤:
a.应迅速将伤员的衣服鞋袜用剪刀剪开后除去。
b.伤口全部用清洁布复盖,防止污染,保持伤口清洁。
c.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水冲洗,然后用清洁布片或消毒纱布复盖送医院。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
d.未经医务人员同意,不宜用药物。
e.送医院途中,可给伤员多次少量口服凉盐水。
(8)交医疗机构救治。
5.5.4.2 现场人员疏散及警戒
(1)引导事故现场人员按规定的路线撤离到集合点;
(2)撤离时要注意现场风向,向上风向集合点撤离,按照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统一撤离到安全地点(600m外);
(3)组织保安在着火点方圆500m范围的路口立即警戒,严格控制人员、车辆进入;
(4)引导消防车进入现场。
5.5.4.3 事故控制
(1)现场处理人员穿隔热服或消防战斗服,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携带防爆工具及防爆对讲机,从上风口进入现场;
(2)立即切断着火源:
(3)灭火结束后的检查
a.火灾是否完全熄灭
b.事故区域是否相当安全,不会出现复燃
c.处理着火的残余内储物防止出现二次点燃。
d.处理过程必须特别小心,避免周围可能出现的任何火源。
防护行动是为预防或尽可能减小风险的行动,如果不采取防护,就可能造成伤害。正常情况下,公司人员可帮助减缓事故或恢复生产,公司外人员一般不参与事故的应急。
5.6.1 公司内
5.6.1.1通知公司人员
(1)调度控制中心通过内部电话、手机随时联系到应急指挥中心所有人员;
(2)应急办公室随时可通过各负责人联系到相关应急人员;
(3)现场警戒人员需通知并检查进入事故现场的成员是否穿戴好必要的防护装备,做好避免人身伤害的防护措施;
(4)应急总指挥确定通知是否需要实行疏散,并根据应急预案来指挥疏散;
(5)使用电话、报警器通知公司现场人员的时间要求不超过5分钟,通知人员要包括公司员工、承包商以及现场相关方人员。
5.6.1.2 人员清点
警戒人员负责查点人数。在事先指定的集合点召集人员,并确定到达集合区人员的名单。没有到达集合区人员的名单要上报给应急总指挥,由他来决定是否启动搜寻和营救操作程序。
5.6.1.3搜寻和营救
搜寻和营救操作一般在下面的两种情况下开始:a 已经明确有人中毒或受伤;b 已经知道有人失踪,其他人与他联系不到。
如果人员查点后,确定有人失踪,要尽力寻找该人员。事故控制组可根据应急反应程序实施该项操作。搜寻与营救行动要一直进行,直到应急总指挥认为不必要。事故控制组与应急指挥中心应该保持通讯联络。
5.6.1.4 重新进入
这种操作是指在紧急情况稳定或已经过重新评估后谨慎有计划地进入先前撤离的危险区。重新进入的目的是在紧急情况减轻后确定危险性质和程度,支援操作人员,实施使公司恢复操作的措施。
5.6.2 公司外
当发生影响公司外人员的紧急事故时,要立即宣布公司外紧急状态,依据应急反应程序立即报告公司外政府机构。
5.6.3应急定级和迅速通知外部机构之间的时间一般不应该超过15分钟。
5.7.1在对各类事故处理的过程中要避免可能会造成的环境影响或环境危害的操作,事故现场的处理要做到:
5.7.1.1各类物料分类集中回收。
5.7.1.2地面无残存的危险废弃物,属于危险废弃物的按危险废弃物分类处置,属于一般废弃物的倒入工业垃圾池中分类处置。
5.7.2发生火灾事故
5.7.2.1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5.7.2.2在火灾扑救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废弃物进行分类集中清扫,属于危险废弃物的按危险废弃物分类处置,属于一般废弃物的倒入工业垃圾池中分类处置。
5.7.2.3消防泡沫废水用罐车拉到指定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5.7.2.4现场使用完的消防器材定点摆放。
5.7.3发生化学危险品泄漏
5.7.3.1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5.7.3.2当发生泄漏时,立即按照“化学危险品技术说明书”的相关规定进行组织应急处理,减少泄漏量。
5.7.3.3按照不同化学危险品的特性,进行回收或者还原处理,残余物不得随意排入地下排污系统,要进行分类集中回收,拉运至指定渣厂处置。
5.7.3.4清理被污染的土壤,更换成新的干净土壤,恢复溢油点地面的植被;
5.8.1应急状态终止
当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灾害性冲击已消除,社会负面影响消减,这时应急总指挥可宣布应急状态终止,相关人员撤离,并指示现场人员继续检测受影响的部位。进入现场恢复。
5.8.2对恢复阶段的要求
(1)当形势稳定后并且采取了措施减低事件产生的影响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危机恢复。
(2)当现场在进行应急响应时,应急办公室必须评估事故的潜在影响。并评估短期和长期潜在的影响,开始制定相应的减轻影响的策略。
(3)因为在紧急情况下不可能提前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预料到,因此大部分情况下重返作业计, 划和作业恢复计划都会在紧急事件期间就开始启动。
(4)不管事故有多严重,应确保立即采取的应急行动所能产生的后果是最大保护公司员工和公众的利益。一旦立即采取的补救和保护措施使紧急情况得到有效的控制,应急反应行动将会进入重新考虑作业和作业恢复阶段。
5.8.3作业恢复步骤
第一步,重新考虑开始作业,为指导后续的恢复活动提供信息。成立重返作业小组,进入被破坏的现场并进行事故后的评估。小组成员还需要通过调查没有被破坏的区域来评价对作业的潜在影响。
第二步,作业恢复,提供相关信息包括损失的估计,需要修复的范围,和这起事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恢复程序包括确定设备遭受了多大的损失,确定需要的隔离绳和指示牌,使用安全标签,和将设备恢复到可使用的状态的必要的清理。直到受紧急事件影响的整个区域被识别和评估后才能开始恢复作业。
在应急状态终止后,由公司事故调查小组进行事故调查,对事故进行评估与总结,最终编写事故报告,在两周内完成并上报应急总指挥。
6 信息发布
6.1事故报告内容
主要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影响范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采取的施救措施等。
事故发生后,需要发布的信息由应急领导小组审核后,由公司企管办统一负责发布。未经允许,任何单位、个人不到发布与事故有关的信息。
7 后期处置
事故抢救抢险结束后,由生产技术科牵头,事故部门和应急抢险队伍对现场进行清洗、消毒,对污染物进行收集、处置。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召开调度会,向全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单位员工要以稳定生产经营为目标,不信谣、不传谣。综合办要充分利用板报、会议等形式,正确引导舆论,消除事故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办公室要密切关注媒体及网络,及时将社会舆论情况向单位汇报。
事故抢救结束后,经事故调查组同意,进入生产秩序恢复阶段。生产技术科要制定生产开工计划,以确保恢复生产时的安全。
由企管办牵头,以企管办、人力资源部、生产技术科法律顾问为成员组成事故善后组。负责接待和安抚伤亡职工家属,进行伤亡赔偿和其它善后事宜。
根据发生事故的严重程度,一般事故按单位《事故处理制度》由生产技术科牵头组成事故调查组。如政府派出调查组,则单位各部门负责配合政府调查组的工作。
生产技术科负责收集、整理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抢险方案、总结等文件,组织相关部门对抢险过程、救援能力、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并对预案进行修订。
公司应急指挥部下设7个专业应急小组,人员由公司各部门员工组成,进行了应急基本技能的培训,保证在应急状态下的应急行动需求。队伍集结后须向调度控制中心通报人数实际到位情况。
公司建立了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在应急状态时给应急指挥提供支持,确保各项应急决策、指令以及行动方案科学、准确。
公司通信方式有公司内部有线语音电话系统、无线对讲,同时还可以依靠移动电话。各种方式可以互为备用、补充,完全可以保证应急状态时信息传递渠道畅通无障碍。
现场均配备应急灯、防爆手电筒等照明工具;生产用电均采用双回路供电。控制室设有应急照明系统。
各作业现场均按国家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配备了足够数量的应急设施、设备、装备等,主要有各类消防设施、设备及器材,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器、固定式检测仪、担架、急救药箱等。
财务科应按国家要求提取安全投入,实行专户支出,确保单位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
8.6其他可利用资源
全单位其它部门在发生事故时,要紧密配合,全力支持事故应急救援。各部门要在人力、技术、后勤等方面实行统一调度。
为了确保快速、有序和有效的应急反应能力,公司所有人员都必须熟悉可能产生的各种紧急事故和应急行动。所有人员要接受安全和应急培训,使他们熟悉警报、疏散路线、安全躲避场所等。此外,应急反应组织的成员要求进行专业培训,并定期进行训练和演习。
在应急预案中分配的应急岗位要结合有关人员以往的经验、培训情况以及日常工作职位来进行。因此担任应急反应组织某一岗位的人员要符合本人现在工作的特点并接受一定的培训。
培训教育的目标及要求是:
使应急救援人员熟悉应急反应预案和程序的实施内容和方式;
使有关人员知道应急反应预案和实施程序变动情况;
让应急反应组织各级人员保持高度准备性;
公司组织全体人员都必须参加应急预案的培训;应急机构成员应充分全面了解在预案中自己扮演的角色: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何时做、何地做以及用什么工具,与哪些人协作,向谁汇报工作等具体事项。
培训计划:工艺、设备、原料重大变更后或应急中心通过培训需求调查后进行应急预案培训。
培训方式:采取授课讲解和试练相结合。
培训要求:通过培训,每个员工对预案了解透彻,掌握应急措施等。
为使预案更加符合现场实际,让各成员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公司组应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演练。演练的要求如下:
进行训练和演习要尽可能接近实际情况;
训练与演习重点在于风险较大的一线现场,能够第一时间控制事故发生,是事故应急的关键;
在训练与演习中需检验设备设施的可靠性;
演练规模:功能演练、综合演练;
演练方式:桌面演练、现场实练;
演练频次:综合预案原则上2次/年,专项预案原则3次/年;
演练范围:厂级演练、车间级演练;
演练内容:灭火、救人、抢险抢修等
应急预案演练由应急指挥中心牵头,车间、储运、动力、三修等部门实施。
每次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列出整改项和改进项。
生产技术科负责监督检查各部门应急预案执行情况,以及各部门的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情况。凡在抢救中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事故扩大,或者在救援过程中不服从指挥、推诿扯皮、临阵脱逃的人员要坚决给予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1 附则
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应急准备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应急响应
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应急救援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恢复
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本预案批准发布后,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消防大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环境保护局备案。
本应急反应预案每年由应急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评审一次。评审包括预案、培训与训练情况,应急设备以及与政府应急管理机构的沟通。要根据以下方面来进行修改:
(1)训练和演习的书面评价,这种记录可识别出缺陷或提出更合适的方法、程序或组织,建议改动的后续行动也要审查;
(2)组织或程序中的关键人员的变动;
(3)公司组织机构的变动;
(4)支援机构的功能的变动;
(5)国家或地方政府法规的变化;
(6)影响到应急预案的变动;
(7)来自其他组织、国家或地方政府的建议;
(8)生产工艺或操作状况的变化。
本预案由公司企管办负责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自2015年4月01日开始实施。
水厂水质污染(投毒)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一、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水厂厂长
副组长:水质检测中心主任
成 员:水厂副厂长、机修组长
二、应急指挥网络图
三、应急组织机构人员组成及应急职责
1.应急指挥系统
总指挥:水厂厂长
指挥:水质检测中心主任
应急职责:
1.1判断是否可能或已经发生水质污染(投毒)事故,是否要求公司帮助,并实施水质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1.2查明污染(投毒)源头和种类,继续调查和评估事故的可能发展方向,以预测事故的发展过程,提出消解方案,及时向上级应急组织汇报,调用各类抢险力量和后备力量进行抢险。
1.3指导受污染的设施全部或部分停止运行,并与现场事件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人员配合,最短时间内消除危险。
1.4重视所有事故造成的伤害,指挥人员救护。
1.5与政府安全监管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对难以解决的紧急情况做出安排。
1.6向新闻媒体公布权威信息。
1.7确认污染(投毒)事故处理完毕,在事故紧急状态结束之后,安排恢原受事故影响地区的正常秩序。
2、现场抢险管理系统:
组长:水厂副厂长
成员:机修组长
应急职责:
2.1评估事故的规模,及时将事故现场情况上传于指挥系统,及时将指令传达到岗位员工。
2.2建立应急步骤以确保人员安全和减少设施、财产的损失。
2.3指挥抢险队;直接参与救护和抢险活动。
2.4安排无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
2.5如有必要,应给指挥提供建议和信息。
2.6现场事故管理人员从衣着上容易辨认。
2.7及时准确的将事故处理的一切基本情况了解清楚、做好统计。
3、物资供应系统
成员:维修组保管员
应急职责:负责抢险物料和消解药物的准备、外协,保证抢险物料的供应。并负责带车到物料堆放点,要及时掌握物料的使用情况,物料出现不足是要提前上报,根据指令早作准备。
4、水质监测系统
成员:水质化验员
应急职责:负责事故报警和抢险期间水质监测工作,向指挥部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确认污染种类,确定消解药物品种和投加方式、数量,参与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应急抢险措施的制定。
5、抢险突击队
组长:机修组长
成员:岗位操作工、电工、维修工
应急职责:负责应急方案的具体实施,直接听命于指挥系统。
四、应急响应程序
五、应急处理方案
职工日常应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制水工艺运行处于良好状态,制水生产现场及周围严禁出现油污、垃圾及有毒物品等污染源。如果发生水质污染(投毒)事故,立即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
1.当发现水质污染(投毒)时,值班和水质监测人员应立即通知水厂负责人,迅速查找污染源。
2.水厂负责人立即组织实施应急抢险措施并通知各运行班组调度,通知化验人员确定污染种类和浓度,确定消解药物。
3.运行人员根据污染区域和位置迅速调整工艺流程,隔离污染原水,投加消解药物,必要时停止进水和对外输水。
4.对隔离的污染水体进行放空或用潜水电泵外排至废水沟、池外。
5.对输水管道和水处理构筑物进行全面清洗,必要时更换污染严重的输配水设施。
6.重新投入运行前,对滤池进行全面的反冲洗,并对反冲废水进行检测。
7.投入运行后,重新调整加药、加氯量,每小时对各检测点水质进行一次检测,直到水质稳定且符合标准。发现异常及时向水厂负责人汇报。
六、应急处理原则和注意事项
1.发生事故时,运行人员应迅速果断的按照现场程序规定处理事故,并及时向值班干部汇报。
2.发生事故后,应立即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隔绝事故,消除事故根源,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3.事故处理后,运行人员必须实事求是地把事故发生的时间、现象以及所采取的措施,记录在交接班记录上。下班后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的原因,责任以及以后应采取何种措施,进行认真分析和讨论,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七、应急物资
1.水质检测仪器
2.水样采集器
3.备用电话、对讲机,应急灯具
4.备用雨鞋、雨裤
5.值班车辆
6.潜水电泵
7. 消解药物
八、应急完毕后要求
每次应急小组行动后应由负责人对应急过程写出总结报告。
九、培训与演练
1、培训
1.1成立培训小组
组长:水厂厂长
副组长:副厂长
成员:机修组长
1.2培训内容
1.2.1安全操作规程
1.2.2饮用水水质标准
1.2.3给排水知识
1.2.4水质化验知识
1.2.5净水工技术知识
1.2.6应急处理方案
2、演练
2.1应急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水厂厂长
副组长:副厂长
成员:机修组长
2.2应急演练内容
2.2.1水质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演练
2.2.2水质污染检测和报警程序演练
附:水中超量元素消解一览表
水 中 超 量 元 素 消 解 一 览 表 |
项目 |
消解品 |
用量公式 |
页码 |
氨氮 |
沸石粉吸附 |
1gxt=(1gK+1gC)+1/m1gt |
3 |
镉 |
硫化钠 |
x(mg/L)=(C0-0.005)*0.19 |
7 |
铬(六价) |
七水硫酸亚铁 |
x(mg/L)=(C0-0.05)*64.15 |
8 |
汞 |
硫化钠 |
x(mg/L)=(C0-0.05)*0.389 |
10 |
铝 |
氢氧化钠、碳酸钠 |
与原水PH及性质有关 |
12 |
锰 |
高锰酸钾 |
1mgMn投1.92mgKMn04 |
13 |
铅 |
硫化钠 |
x(mg/L)=(C0-0.01)*0.38 |
22 |
砷 |
高铁酸钾 |
x(mg/L)=(C0-0.01)*15 |
27 |
铁 |
氢氧化钠、盐酸 |
x(mg/L)=(C0-0.3)*2.14+0.49 |
29 |
铜 |
氢氧化钠 |
x(mg/L)=(C0-1.0)*1.25 |
30 |
硒 |
可以采用投加氯化铁的方法,强化混凝效果 |
50vg/L的硒,5~80mg/LFeCL3 |
32 |
锌 |
氢氧化钠 |
x(mg/L)=(C0-1.0)*1.22 |
33 |
氟化物 |
活性氧化铝 |
x(mg/L)=(C0-1.0)/(0.9~1.05) |
36 |
硫化物 |
高锰酸钾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37 |
氯化物 |
用低氯化物的水稀释 |
|
40 |
硫酸盐 |
氯化钡(BaCL2.2H2O) |
x(mg/L)=(C0-250)*2.54 |
39 |
氰化物 |
可用氯氧化而去除 |
加氯量可由现场工艺调试确定 |
42 |
溶解性总固体 |
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45 |
色度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46 |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
铝粉 |
x(mg/L)=(C0-10)*1.16 |
47 |
总硬度 |
石灰和苏打 |
|
51 |
百菌清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52 |
苯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53 |
苯并芘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55 |
苯乙烯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57 |
丙烯酰胺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59 |
草甘膦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60 |
2,4-滴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62 |
滴滴涕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63 |
敌敌畏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65 |
对硫磷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67 |
毒死蜱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69 |
二甲苯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71 |
1,2一二氯苯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73 |
1,4一二氯苯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74 |
二氯甲烷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76 |
二氯一溴甲烷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78 |
二氯乙酸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79 |
1,2一二氯乙烷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81 |
1,1一二氯乙烯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83 |
1,2一二氯乙烯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84 |
呋喃丹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87 |
环氧氯丙烷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88 |
挥发酚类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90 |
甲苯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91 |
甲草胺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93 |
甲基对硫磷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95 |
甲醛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96 |
乐果,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98 |
邻苯二甲酸二酯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100 |
林丹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102 |
六六六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105 |
六氯苯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107 |
六氯丁二烯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109 |
氯苯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111 |
氯化氰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112 |
氯乙烯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114 |
马拉硫磷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115 |
灭草松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117 |
七氯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118 |
三卤甲烷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120 |
三氯苯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122 |
2,4,6一三氯酚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124 |
三氯甲烷 |
粉末活性炭 |
V(g/L)=(C0-0.06)/1.43 |
128 |
三氯乙醛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128 |
三氯乙酸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129 |
1,1,1--三氯乙烷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131 |
三氯乙烯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133 |
三溴甲烷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135 |
四氯化碳 |
粉末活性炭 |
V(g/L)=(C0-0.02)/0.49 |
138 |
四氯乙烯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138 |
五氯酚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140 |
臭和味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143 |
溴氰菊酯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143 |
一氯二溴甲烷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145 |
乙苯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147 |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
压缩空气通过微孔管向水体曝气,气体和阴离子合成洗涤形成稳定的泡沫 |
149 |
莠去津 |
粉末活性炭 |
现场烧杯试验定量 |
151 |
大肠埃希氏菌 |
加氯 |
|
152 |
菌落总数 |
加氯 |
|
155 |
耐热大肠菌群 |
加氯 |
|
156 |
总大肠菌群 |
加氯 |
|
158 |
总α放射性 |
最好改用备用水源 |
|
160 |
总β放射性 |
最好改用备用水源 |
|
161 |
藻类、藻毒污染性:加强水源管理,控制水华的发生。除去细胞内的微囊藻毒素-LR可以通过混凝→沉淀→过滤等措施去除藻类细胞。对水中溶解性的微囊藻素-LR,可以用足够剂量的氯接触足够长时间,或者用活性炭吸附。活性炭的中孔容积越大在,对藻毒素的吸附效果越好。 |
162 |
二氧化氯、盐酸、亚氯酸钠泄漏应急预案
1 二氧化氯发生器
1.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氯反应器在-110mmHg下运行,其气相中ClO2的浓度控制在8%以下,使反应器的气相空间减至最少,保证生成的ClO2在反应空间中停留时间小于1秒。同时反应系统采用两段分级反应,即第一段反应中原料浓度较高,但控制温度较低,反应速度较慢;第二段反应中反应物料浓度较低,反应速度仍控制在较低范围内。同时,设备关键部位设置2个安全阀,实现对运行过程的双保险。另外,设备内部为负压状态,并有非常灵敏的防爆装置,一旦设备出现正压,即可通过防爆装置泄压。
设备间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严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并应安排专人定期巡视,定期检查设备及阶段性原料罐、泵、阀是否正常无损坏;设备出现异常,应立即停车,在排除故障、确保无误后再重新开机。
1.2二氧化氯发生器产生事故的原因为操作失误、设备失修、腐蚀或设备本身的原因等。可能产生容器破裂、阀门断开或加药管线破损而引起二氧化氯和原料泄漏,最严重是因反应速度控制不当导致压力过大产生爆炸,气体或原料扩散形成危害。
二氧化氯为黄绿色至桔红色气体,沸点11℃,冰点-59℃,易溶于水,饱和溶解量为2900ml/L。二氧化氯为强氧化剂,其毒性及对人体的危害性远低于常用消毒剂氯气,在吸入高浓度气体时可引起咳嗽,并损害呼吸道粘膜,但不造成致命伤害。当密闭空间内二氧化氯含量达到10%时,形成易爆气体。其危害因季节、风向等因素的不同,波及范围也不一样。
1.3应急处置
如遇突发停水或停电,发生器中的残余气体可通过设备安全通道自动进入过滤器,与过滤器中配置的亚硫酸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如果出现二氧化氯微量泄漏,可通过余氯监测及电视监控系统、岗位操作人员巡检等方式及时发现,并按要求迅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排查和处置,可以避免事故范围扩大,减少环境污染。
如果出现反应容器开裂或阀门断开,出现大量泄露,自动报警系统或值班人员虽然能及时发现,但一时难以控制和处置,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并波及厂区周边范围。值班人员应迅速配戴呼吸器,并立即切断原料罐阀门、打开设备间通风系统,在通风20分钟后用水大量冲洗设备间;水厂应确定职工紧急疏散点,由值班厂长负责组织,按照指挥部的指令,随时参加救援工作。
如果出现二氧化氯发生器意外爆炸,应按以下原则处置:
a、水厂应将爆炸泄漏程度及危害范围报公司应急指挥部,由应急指挥部决定如何进行处置。应急指挥部应根据事故状态,组织应急救援队伍立即展开救援工作。
b、如引发火灾或人身伤害,应及时拨打119、120报警电话,并立即启用消防器材或采取喷淋措施灭火,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和送医。
c、如果自身力量难以完成救援工作或救援时有可能会出现更大的人员伤害时,应向上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总指挥发布启动应急救援指令,进行救援。通讯联络组向市公安、消防、卫生、环保等部门进行报告和求援。
2 盐酸
2.1工业级盐酸浓度31%,为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强酸性腐蚀品,有刺鼻的酸味。不燃无爆炸,但与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时,产生氢气,有爆燃可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也可用大量水稀释。
储存时应置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与其他物品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并注意防止包装或容器损坏。
2.2盐酸泄露后,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2.3应急处置
如果盐酸出现泄露,应迅速将污染区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并对现场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应急处置人员应配戴呼吸器和防护服进入现场,不能直接接触泄露物,尽可能切断泄露源。在出现少量泄露时,可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用水大量冲洗。在出现大量泄露时,应迅速报公司应急指挥部,由公司决定如何进行处置;公司应根据事故状态,命令应急救援队伍立即展开救援工作;如果自身力量难以完成救援工作或救援时有可能会出现更大的人员伤害时,应向市供水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总指挥发布启动应急救援指令,进行救援。
现场人员皮肤接触泄露物时,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眼睛接触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以上;呼吸道吸入时,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应给氧并及时就医;误服时应立即用清水漱口,给服牛奶或蛋清并就医。
3 亚氯酸钠
3.1氯酸钠无色无臭,强氧化剂,不燃,受强热或与强酸接触时可能发生爆炸,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等混合时,急剧加热可能发生爆炸。
储存时应置于阴凉、通风仓间内,并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容器应密封,与其他物品分开存放,禁止震动、撞击和磨擦。
3.2亚氯酸钠对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可经皮肤吸收。吸入或食入时可致急性中毒,引起脏器操作或发生窒息。
3.3应急处置
如果亚氯酸钠出现泄露,应迅速将污染区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并对现场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应急处置人员应配戴呼吸器和一般工作服进入现场,但不能直接接触泄露物,尽可能切断泄露源。在出现少量泄露时,应避免扬尘,可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在出现大量泄露时,应迅速报公司应急指挥部,由应急指挥部决定如何进行处置;应急指挥部应根据事故状态,命令应急救援队伍立即展开救援工作;如果自身力量难以完成救援工作或救援时有可能会出现更大的人员伤害时,应向上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总指挥发布启动应急救援指令,进行救援。
现场人员皮肤接触泄露物时,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并就医;呼吸道吸入时,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应给氧并及时就医;误服时应立即大量饮水,催吐就医。
4、现场救援
4.1出现泄露或爆炸事故后,现场人员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至上风500米外,应急处置人员配戴呼吸器及防护服,进入事故点切断原料罐阀门及所有电源开关,用水水量喷淋和冲洗,待浓度降低至安全排放标准后,进行强制通风。
4.2外部救援人员到达后,事故处置组应全力做好协调配合工作,详尽地提供出爆炸点的基本情况,以便救援人员做出快速判断,制订、实施救助方案。消防救护人员佩戴好呼吸器,首先查明现场有无中毒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将中毒人员脱离现场,同时由消防队员协助现场人员进行紧急处理,防止二氧化氯大面积扩散。处在下风向区域内职工立即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以湿毛巾、口罩等物品捂口鼻,到集结地点,按统一安排,协助抢险抢修队进行工作。
4.3伤员抢救组在120急救人员未到达前,应根据现场人员中毒情况,对严重的中毒者,要设法迅速将其移至空气新鲜处;如果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术;雾化吸入5%碳酸氢钠溶液;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0.9%NaCl溶液)洗眼、鼻和口;对粘膜皮肤损伤者,应及时大量清水冲洗患处等治疗措施,以赢得最佳的救护治疗时间。待120急救人员到达后,积极协助配合救护人员做好抢救工作,提供详细的病人资料,重伤员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4.4环境检测组应根据当时风向、风速,判断污染气体扩散的方向和速度,进行监测尽快查明污染气体的浓度和扩散情况,将监测结果及时报告指挥部;安全疏散组根据指挥部决定通知扩散区域内的居民群众撤离,事故处置组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面的扩大,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向环境保护部门报告。
4.5安全警戒组按指挥部指定地点集结人员,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和巡回检查,阻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当泄露物扩散波及周边安全时,应迅速组织有关人员,按指挥部确定的路线、集结点安全疏散、撤离,同时周边街道由交警进行管制。
4.6事故处置组根据指挥部的指令,对泄露漏点进行抢修。无法抢修时,拨打119报警电话,配合专业消防人员进行有效处置。
4.7当事故得到控制,事故处置组对设备系统进行详细检查,确认事故隐患已消除,总指挥根据环, 境监测组的监测结果,发布救援队伍撤离现场,恢复生产,解除交通管制的指令。
4.8在出现污染气体大量泄漏时,安全疏散组应组织职工及周边群众,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按逆风方向撤离。
5.人员疏散
依据事故的危害程度和范围,根据指挥部的指令安全疏散组按职责分工,组织人员疏散。
6.危险警戒区的确定及警戒
救援指挥部按泄漏地点上风500米,下风1000米的范围确定危险警戒区;事故现场警戒区以二氧化氯及原料泄漏点为中心,半径100米划定;事故波及区域应根据当时的气候条件和具体的监测结果划定。事故现场警戒区域由安全警戒组负责警戒,同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危险警戒区的警戒工作。警戒人员要佩有明显的标志。如果危及周边的居民群众,及时通知公安、消防、安全监督、卫生、环境保护等部门。按所划定的范围进行必要的封锁。
供水管网抢修应急预案
为了保证供水管网的正常运行,满足城区居民生活用水需要及各单位用水需求,降低管网损耗,根据《城市供水条例》、《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管网漏点情况分析
管网的安全运行是确保供水的前提。综合分析造成管网漏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供水管线腐蚀老化严重而造成漏水。
2、由于供水压力变化,使焊口或阀门密封圈承受较高压力,导致漏水,或因阀门密封不严而造成漏水;原附着在管道内壁上的铁锈、碎屑等杂质脱落,堵塞流量计或阀门造成局部管段供水压力升高而漏水。
3、由于管材和施工质量问题,如焊疤、重皮、裂纹等,长期运行之后缺陷暴露导致漏水。
4、天气骤冷或地面不均匀沉降引起管线断裂;建筑长期占压管线造成管线断裂漏水。
5、野蛮施工,违章操作。施工单位不清楚供水管线准确位置。施工期间动用大型机具进行开挖,造成管线损坏漏水。
6、在未对供水管线进行有效保护的情况下,长期被重型车辆碾压,造成供水管线断裂漏水。
7、管网设计布局不合理造成漏水。
8、偷盗水造成漏水。
9、其他原因造成的管网损坏漏水。
二、管网管理单位
管线所是管网管理单位,负责市区内所有管网(管线及附属设施)的日常管理。
三、抢修指挥部的组成和分工
1、指挥机构
公司抢修领导小组由公司分管副经理、生产技术科、供应科、管线所、安装公司等部门单位组成,抢修领导小组见附件一。下设抢修办公室(设在管线所办公室),日常工作由管线所负责。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抢修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抢修指挥部,公司分管副经理任总指挥,负责应急抢修工作的组织。
2、各部门单位主要职责及任务
2.1生产技术科:全面负责抢修方案的制定和抢修工作中的组织、协调,负责抢修费用的落实。负责各方面的关系处理(或委托、授权有关单位处理),负责抢修所需车辆的安排和调配,对抢修工作进行上报,企管办进行宣传报道。生产技术科负责监督抢修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的相关手续。
2.2管线所:负责公司范围内的管网事故的抢修、市政管理部门管辖范围内施工开挖手续的办理,管网停水施工期间的现场配合和抢修完成后的供水流程恢复工作。
2.3安装公司:负责组织实施管线所无能力承担,或因其他原因不能由管线所承担的大型抢修工作。
2.4供应科:负责抢修材料的供应。
四、抢修一般规定
1.抢修各部门必须制定事故上报程序。
2.管线所必须设立应急抢修指挥机构和专业抢修队伍,并配备必要的抢修设备(专用抢修车辆、维修工具、备用品等)、通讯设备(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防护用具(防护服、手套等)等装备,以及标志明显的施工标识(夜间)等。各职责管理单位要有抢修组织机构图、通讯联络表(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联动机构联系表、关键岗位人员名单、全体人员名单等。
3.公司企管办、营业服务大厅及各职责管理单位接到管网事故报警(电话或来访),首先问明管网漏水地点、事故现场情况、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做好记录,并记录接警时间。接到报警后,首先向公司分管领导汇报情况,同时组织管线所迅速赶往事发现场,制定停水及抢修方案,同时汇报公司领导。如供水大口径主干线管网发生突发漏水事故,管线所无法抢修时,向公司汇报,由公司安排安装公司抢修。
4.如因供水管网漏点压力较高危及到周围住房及高压电网等不安全因素时,生产技术科应采取紧急措施通知相应水厂停泵,待管网维修完成后,由生产技术科通知相应水厂恢复开泵供水。
5.维修期间,应在漏点处设置好警示牌,夜间设置警示灯,按照规定及时向公司调度室、公司分管领导汇报。
6.抢修结束后,由生产技术科通知恢复供水流程。
五、抢修级别划分和处置程序
根据供水管线漏水的轻重、管径的大小、管线的位置、影响范围、停水性质划为一级抢修、二级抢修和三级抢修,共三个级别。
1、一级抢修的分类标准和处置程序
1.1凡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属一级抢修:
1.1.1供水管径在DN300以上造成较大面积漏水的;
1.1.2供水支线但是影响范围较大的;
1.1.3影响到市里主要生产单位工业用水户的情况;
1.1.4其它影响范围较大的管线漏水。
1.2处置程序
1.2.1发现属一级抢修险情时,应立即报告生产技术科,管线所应立即赶赴现场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现场局面。
1.2.2分管副经理是现场抢修组织工作的最高指挥,公司所有单位和部门必须服从现场统一指挥和调度。
1.2.3管网维修由管线所承担,管线所确实无法独立承担的维修项目,由安装公司全力配合,共同组织抢修施工。
1.2.4现场的具体抢修工作以管线所为主开展,按照确定的抢修方案组织抢修。
1.2.5公司有关部门及单位应根据现场需要做好抢修的配合工作。
2、二级抢修的分类标准和处置程序
2.1凡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属二级抢修:
2.1.1供水管线管径在DN300以下;
2.1.2发生明显漏水而造成部分区域被水淹的;
2.2.3供水支线或阀门漏水;
2.2.4其它影响范围较小的停水。
2.2.处置程序
2.2.1管网管理单位发现属二级抢修险情时,应立即报告生产技术科,并赶赴现场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现场局面。
2.2.2生产技术科科长是现场抢修组织工作的最高指挥,公司所有单位和部门必须服从现场统一指挥和调度。
2.2.3管网维修由管线所承担,管线所确实无法独立承担的维修项目,由安装公司全力配合,共同组织抢修施工。
2.2.4现场的具体抢修工作以管线所为主开展,按照确定的抢修方案组织抢修。
2.2.5公司有关部门及单位应根据现场需要做好抢修的配合工作。
3、三级抢修的分类标准和处置程序
一级二级抢修以外需要组织停水施工的管网改造碰接、水表阀门改造等为三级抢修。
在管网和阀门改造具备停水接口条件后,由施工单位提交停水申请单,生产技术科组织工程施工单位、施工管理单位、管网管理单位召开管网停水协调会,由施工单位汇报施工方案,在生产技术科落实现场确认已具停水条件后,上报公司领导同意后组织停水施工。
4、其他事项
4.1凡发生本预案范畴的一级抢修工作,各单位必须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填制《自来水公司管网抢修报告单》,于抢修工作完毕次日上报公司档案室存档备案。
4.2二级抢险抢修也要填制报告单,一月一报,于次月5日报生产技术科。
4.3抢修工作实施过程中需停水处理涉及周围用户正常用水的,必须于抢修前报告生产技术科,将停水涉及的区域或影响范围通知生产技术科,以便及时通过媒体发停水通知和答复用户咨询。
4.4凡本预案确立的抢修工作,各单位必须如实填制报告单。
4.5凡不需要停水维修的管网漏点,由管线所组织维修,并将维修情况随时报公司调度值班室。
六、事故抢修、维修
1、任何公民发现管网漏水时,都有义务报告,报告电话:公司办公室(2172008),管线所(2172031),营业大厅(2172018),水厂(2172046)。
2、管线所、水厂调度室是接警的重要部门,必须保证电话24小时畅通。
3、接到群众报告(电话或来访),首先问明漏点地点,事故现场情况、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做好记录,并记录接警时间。
4、公司调度室值班员根据报警情况合理安排出警。供水管网发生漏水时通知维修单位(市区内半小时)设备人员赶到现场进行抢修。
5、管网抢修单位应设置好警示牌、夜间须设置警示灯。
6、抢修队伍应及时将抢修进展情况汇报生产技术科。
7、事故地点如在交通要道或人员密集处,应将闲散人员及围观群众及时疏散。
8、需要调整供水流程,立即向公司汇报,由生产技术科通知管线所组织实施。
9、抢修完成后,由生产技术科和企管办检查并验收工程质量后,生产技术科通知管线所或安装公司恢复供水流程,在确认施工质量无误后,撤离现场。
10、如因供水管网停水抢修时间超过24小时,公司应向受影响用水单位提供应急用水(如水灌车送水等措施)。
11、维修单位要将抢修过程认真如实填写抢修记录备案。
七、抢修领导机构
指 挥:公司分管经理
成 员:生产技术科长、管线所所长、安装公司经理
常 用 维 修 方 法
一、钢管
1、丝堵法:对于较小的穿孔(Φ20mm以下),漏水的压力较小,可用木塞将穿孔堵住,堵紧后把露在管外的部分用锯条齐根部锯平,再在穿孔处焊上一螺帽,剩余的木塞能全部套在螺帽内为宜,然后在螺帽内垫一个圆形的橡胶垫,把螺杆上紧,靠螺杆对橡胶的挤压对穿孔进行封堵,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抢修迅速,无须停水即可进行。
2、扣碗法:这种方法针对的是较大的穿孔(Φ20mm以上),这种穿孔较大无法用螺帽覆盖住,操作与丝堵法基本相同,木塞齐根锯平后,用扣碗将穿孔处整个扣住,用电焊焊住即可,这种方法同样操作简单,无须停水即可进行。
3、打卡子:当穿孔周围大面积范围内管皮腐蚀严重,已经无法进行焊接或穿孔水压很大无法用木塞堵住且又无法停水作业时可采用打卡子的方法。操作方法是将管道穿孔处周围管皮清理干净后,将卡子安装到管道上,在穿孔处的管皮和卡子之间加1~2层橡胶板,上紧卡子两端的螺丝直至不漏水为止。
二、(球墨)铸铁管
1、铸铁管线抢修以前主要是采用打套袖的方法进行的,因该方法操作复杂,抢修时间长,现已很少使用。目前采用的最多的是铸铁管道保护器,这是一种特制的卡子,使在管线的径向和轴向的密封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当管线因变形而断裂时,如果断裂处的夹角不大于11°均可采用这种保护器,这是打套袖的方法所做不到的。
2、漏口较大无法使用铸铁管道保护器的,应更换该段管线为钢管,使用与管线配套的承、插口和橡胶圈。两端与铸铁管承插完毕后再进行中间钢管段的连接。
三、PE管
1、不锈钢卡具连接:当漏口较小,且漏口不在法兰及焊口等位置时,可用不锈钢卡具连接。施工时应保证漏口外表面平滑无卷边、毛刺等。
2、更换钢管段:当现场不能使用卡具连接时,应将漏口处管段截掉,更换为钢管段,两端焊接配套的PE法兰,中间用钢管对口连接。此种维修方法要求停水条件要好,操作坑较大。
3、热熔套连接:截掉漏口处管段,中间用PE管段连接,管段两端使用PE专用热熔套连接。此种维修方法要求停水条件要好,操作坑比更换钢管段施工方法小,价格较高。
四、玻璃钢管
1、粘结法:将泄露处清理于净,把玻璃丝布放在环氧树脂中完全浸泡,然后用玻璃丝布在泄露处的管段上进行缠绕,将损坏处覆盖住达到止水的目的。要求停水条件较高。
2、更换玻璃钢管段:将漏口处管段更换,两端采用玻璃丝布和环氧树脂粘结。要求停水条件要好。
3、专用卡具连接:使用与PE管类似的卡具将漏口封堵。漏口外表面要求平滑。
五、(钢筒)预应力混凝土管
1、快凝粘结:适用于管道渗水情况,使用高强度快凝粘结剂,把粉水比按10:2.5左右的比例充分搅拌成胶泥状,胶泥有些发热、发硬时迅速塞入渗水处,固化后起到堵漏的目的。
2、更换钢管段:将损坏的管段拆下,将钢体承口和插口带橡胶密封圈分别插入两端,固定牢固,中间用相应管径的钢管进行对口焊接。
六、PVC管
1、不锈钢卡具连接:当漏口较小,且漏口不在法兰及焊口等位置时,可用不锈钢卡具连接。施工时应保证漏口外表面平滑无卷边、毛刺等。
2、更换管段:漏口裂开无法适用卡具连接的,应更换漏口处管段,两端使用专用接口胶粘。要求停水条件好。
七、阀门
1、蝶阀:主要为传动装置损坏,可在不停水的情况下打开上盖更换配件或维修。无法维修的更换同型阀门。
2、闸阀:盘根老化漏水时,可将旧盘根从填料室内取出更换新盘根,上紧压盖螺丝;闸板脱落时,将闸阀的上盖整个取下,检查闸板的情况,若是闸板的连接片锈烂,可更换新闸板,将新闸板安装到阀杆上,把上盖重新安装到阀体上,上紧螺丝。若是阀杆锈蚀严重滑扣,可更换一个新阀杆,将原闸板安装到新阀杆上,上好上盖;阀体破裂等无法维修时,更换同型号阀门。
防汛救灾应急处置预案
为及时、有效的处置可能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市防汛指挥部统一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遭遇洪灾、机房进水,造成大面积停水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一般防汛灾害事故,由各基层单位启动自己制定的预案处置。
二、防汛灾害事故的影响及危害
防汛灾害是指可能造成水厂进水、机房被淹,造成大面积停水的灾害事故。其发生一方面是由于突降暴雨,导致降雨排泄不及时,内涝积水;另一方面是由于工程质量差,巡查、疏通不及时,抢险措施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一旦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不仅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造成巨大损失,而且直接影响到全市人民的安全供水和社会政治稳定。
三、防汛救灾报告程序及处理措施
1.一旦发生洪涝灾害事故,各基层单位和部门要迅速启动自己制定的处置预案,按照预案要求,各负其责,采取强有力措施,快速处置。
1.1 大水进入值班室,值班员应用沙袋、挡板等防汛物资堵住水源并报公司领导和调度中心,大水无法遏制时,值班员要立即停机(必要时可先停机再通知调度中心),并切断泵房内电源。分管领导要立即组织应急指挥小组到达事故现场,进行排水自救和设备抢险,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水。
1.2 大水进入高配间,值班员应用沙袋、挡板等防汛物资堵住水源并报公司领导和调度中心,值班员应立即穿上绝缘靴,戴上绝缘手套,切断电源,以防发生触电事故。分管领导要立即组织应急指挥小组到达事故现场,进行排水自救和设备抢险,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水。
1.3 当10KV高压线路遭受雷击发生断电事故时, 应立即通知调度中心,并立即关闭水泵出水闸门,以防管道回水。同时通知供电公司立即进行检查修复。
2.洪涝灾害初发期,所在单位要全方位上岗到位,密切监视洪水演进过程,加强观测防汛洪水的动态,视情况及时上报洪水上涨信息,为领导指挥决策当好参谋。
3.出险所在单位和部门,要按预案要求,组织人员全力防守。如遇本单位无法抗拒的情况下,可随时向公司值班室报告,并说明洪涝灾害事故单位、时间、地点、事故原因、损失程度及抢险情况,是否调集增援。公司值班室接到洪涝灾害事故报告后,立即转报公司分管经理。立即调集相关救援队伍,迅速赶赴现场。同时各单位按预案的要求,控制事态发展,为后续处理创造条件。
四、防洪抢险物资准备
公司防汛救灾应储备以下物资:编织袋、沙子、铁锨、镐、雨衣、照明器材、胶鞋、胶靴、木挡板、潜水泵、铁丝等。
重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的规定和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的要求,为及时有效地处置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员工死亡和企业经济损失,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造成公司所属各单位发生的重大火灾事故。各基层单位发生影响较小,危险轻微的火灾事故时,启动本部门制定的预案进行处置
二、火灾事故的影响及危害
火灾事故的发生一般是因为发现起火后晚报警、不报警,疏散通道堵塞而贻误了灭火、救人时机,使火灾迅速扩大蔓延,造成员工受伤和财产损失。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不仅给企业财产和员工人身安全造成损失,特别是治安保卫重点部位的火灾,将直接危害企业的供水安全,影响社会稳定。
三、灭火救灾报告程序及处理措施
1.火灾事故初发时,事故单位要立即启动本单位《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组织人员快速进行灭火和人员、危险物资、贵重物资的迁移疏散,并在同一时间向公安消防系统119报警、向120急救中心求助,同时向公司领导报告。报警、报告时要讲明报案人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火灾事故单位地址、火灾大小、可燃物种类和人员被困等情况。报警后应安排员工在路口接应消防队。
2.公司指挥小组成员接到火灾事故现场救援电话后,应迅速通知各救援小组集结,按照预案要求,立即到达现场进行救援。
2.1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严禁使用水进行扑救,以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2.2电脑发生火灾时要迅速断电,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最好用棉被将电脑盖住,以防发生爆炸伤人。
2.3设备发生火灾时,值班人员要立即切断事故设备的电源,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如设备电源无法切断时,可断掉配电室总电源,或在保持安全距离的条件下采用干粉灭火器灭火;若变压器、油开关着火,在灭火的同时,通知供电部门。
2.4对被困员工进行抢救。救人时要利用安全出口、疏散楼梯、消防梯等器材进行救援,同时应当设法稳定被困人员情绪,防止出现挤伤、踩伤或跳楼情况的出现,对进入燃烧区内的救人者要采取防火措施。
3.火灾发生时,首先要查明起火部位及火势蔓延的方向,按照“救人第一”和“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进行人员疏散,并组织义务消防队灭火。
4.确定警戒线,派警戒组封闭现场,疏导交通,维护秩序,保护重点部位的安全。
5.公安消防队到达现场后,指挥部领导应及时对扑火、求助情况进行说明,协助、配合专业消防队处置火灾事故。
6.火灾扑救完毕后,安全保卫部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公安消防机关查明事故原因。
7.火灾后根据事故造成危害的情况,调集设备抢修组,对灾后的供水设施进行维修,恢复正常供水。
地震及重要构筑物损坏应急预案
一、 总则
1、目的
为保证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
根据《新泰市地震应急预案》及《新泰市建设局地震应急预案》的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3、 适用范围自来水有限公司
二、 应急机构的组成和职责
1、领导小组组成与职责
成立公司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由总经理担任公司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经理担任公司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副组长,公司所属各单位领导为成员。
1.1公司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
接受局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负责公司系统的地震应急、抗震救灾工作,部署和监督所属各单位供水设施、设备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实施。
1.2向局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报告供水设施的运行情况和设施抢修中的重大问题,请求对口紧急支援。
1.3根据需要建议局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对有供水设施的重要路段或区域实行特别管制措施。
1.4积极联系把握震情,及时通报灾情。
1.5完成局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布置的其它事宜。
2、办公室的设置与职责
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企管办。其主要职责是:
2.1了解、收集、汇总公司系统内的震情、灾情、险情,向局抗震救灾办公室及时汇报。
2.2负责与抗震救灾上级部门和公司系统各单位保持联系。
2.3贯彻落实局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和公司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的决策,负责下达抗震救灾任务。
2.4协调公司系统内的地震应急工作。
三、日常预防预警机制
监控机构:企管办负责本预案的监控。各单位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定与监控。
四、 应急预案
1 总体要求
各单位按照职责做好自己的防震工作,组织好预案的编写工作,做好应急、抢险、排除、抢修、快速修复等方面的工作。
2 、情况报告
2.1迅速:各单位防震信息应在第一时间报告。
2.2准确:报告内容要求客观真实,不得主观臆断。
2.3直报:发生重大事故,要直报公司防震领导小组。
3、地震应急反应
3.1临震应急反应
3.1.1召开公司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会议,通报局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的震情通报,研究布置公司系统内的防震工作。
3.1.2对有关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抗震防范和加固措施,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工作。
3.1.3、做好防震、避震的宣传教育工作,及时平息地震谣传、误传,维护社会稳定。
3.2有感地震的应急反应
3.2.1召开公司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会议,通报震情,研究布置公司系统内的防震工作。
3.2.2开展对在有感震区内公司系统的有关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的防震、抗震检查,落实紧急抗震防范和加固措施和抢险救灾准备工作。
3.2.3加强防震、避震的宣传教育,平息地震谣传、误传。
3.3一般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
3.3.1各有关单位迅速启动本单位的防震救灾应急预案,做好震后的抢险、排险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3.3.2迅速了解灾情,以最快速度报公司抗震救灾领导小组。
3.3.3按照局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的指示参与市抗震救灾工作。
3.3.4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3.4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
3.4.1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和抢救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供水。
3.4.2迅速了解灾情,向局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紧急报告,并根据需要提出援助要求。
3.4.3必要时提出特别管制措施报局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以确保基本的供给或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3.4.4迅速传达有关震情信息,提出下一步的应急措施。
3.4.5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震灾损失调查及评估工作。
五、 应急保障
1、各单位要分别制定本单位的地震应急预案,确保组织落实、人员落实、措施落实。
2、依据《新泰市地震应急预案》的规定,公司对本公司内的重要部位,特别是生命线工程和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工程进行抗震性能鉴定,以确保符合抗震标准。
3、抢修组织和必要物资的准备
公司各单位分别组织抢修人员,成立抢修小分队,在公司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统一部署下,按指令开展工作。主要任务:一是负责对因地震受到破坏的供水设施、设备进行紧急抢修或加固,安全运行。二是对因地震引起的集团公司系统内供水设施、设备的次生灾害,如水淹、氯气泄漏和爆炸等进行监视、控制及预防,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和蔓延。
抢修设施所需必要物资,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储备,并
保证完好。
六、 应急终止
1、终止程序:应急程序完成后,由安全生产部通知应急程序终止。
2、后期处置
2.1各单位在应急程序完成后做出本单位的防震工作总结。
2.2企管办做出公司防震工作总结,并上报局。
2.3必要时,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评价,使防震工作不断提高。
七、 名词术语
1、本预案中的“M”是指按照国家标准(GB17740-1999)测定的地震面波震级,即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浅源地震的震级。
2、临震应急
临震应急是指在本市宣布进入临震应急期时作出的反应。
3、有感地震
有感地震是指震区民众已普遍感觉到,但尚未造成直接灾害的地震。发生在本市及周边地区和大型水库等重要场地或设施附近的地震异常,以及容易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也按有感地震对待。
4、一般破坏性地震
一般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指标低于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地震。在本市及周边地区发生5.0≤M≤6.0级的地震,本预案也按一般破坏性地震对待。
5 、严重破坏性地震
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200至100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年度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5%的地震。在本市及周边地区发生6.0
6、 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
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死亡数超过1000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上年度全市国内生产总值5%以上的地震。在本市及周边地区发生M≥7.0级的地震,本预案也按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对待。
水 质 管 理 办 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供水水质是公司的主要生产技术指标,水质问题直接关系到菏泽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工业生产,为提高公司水质管理能力,积极应对水质变化,确保优质、安全供水,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规定了水质检验、水质联动反应机制的管理机构与分工,各部门的职责和水质信息的汇报处理程序。
第三条 引用标准、法规、规范、条例等
1.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CJ/T206-2005《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3.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条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
7.《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
第二章 管理体系与职能
第四条 水质检验主管部门是水质检测中心,负责源水、出厂水、末梢水的日常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相关领导并拿出处理方案;负责有关标准和规定的宣贯实施;负责结合发展目标及供水水质情况,制订水质检验工作标准,确定检验项目及检验频率;负责水质指标的考核。
水质联动反应机制的主管部门是供水部,负责在水质出现异常后联动反应机制的启动和组织协调。
净水运行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是水质检测中心,负责公司内部技术标准的引用与制修,在水质出现异常情况下提供技术支持,确定技术措施。水厂负责落实水处理设施设备的维修、更新、改造的资金来源和计划。
第三章 水质检验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第五条 1.水质检测中心负责公司原水、出厂水、管网水、净水原材料的日常检验及检验资料的统计管理、上报、反馈工作,负责各水厂检验工作的监督指导。2.水质检测中心将水厂出厂水游离余氯、浑浊度、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等检测情况公布,并将考核情况用颜色标志予以区分。
第六条 原水、出厂水、管网水、净水原材料的采样检验按下列标准执行:
1.出厂水、管网水执行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CJ/T206-2005)《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2.原水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3.净水原材料执行相应的国家、行业或企业标准。
第七条 出厂水水质检验的重点质量控制指标及标准如下:
1.浑浊度不超过1.0NTU;
2.细菌总数不超过100(CFU/mL);
3.总大肠菌群每100 mL水样中不得检出;
4.色度不超过15度,无嗅和味;
5.0.8mgh≤出厂水二氧化氯≥0.1mgh;
6. 管网水二氧化氯≥0.02mgh。
第八条 加强用户终端水质问题的检测。水质检测中心根据用户反映的水质问题及要求及时采样检测。
第九条 水厂进行水处理工艺流程调整或工艺改造,应报生产技术科和领导签字审核,运行前经水质检测中心检验,确认水质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第四章 水质信息的级别划分
第十条 根据水库原水、出厂水、管网水的不同性质,将水质异常分为:一般异常、中等异常,重大异常三个级别,实行不同级别,不同汇报方式的管理模式。
第五章 水质指标信息的报告处置程序
第十一条 不同水质指标信息等级不同,实行不同的汇报程序和处置程序。供水部作为水质信息联动反应机制的主管部门接受公司各有关单位、个人及社会信息的收集、反馈及联动机制的建立、完善和管理,接受公司主管副经理领导,对公司经理负责。
第十二条 水质“一般异常”的报告处置程序。
1.制水班组检验人员一旦发现水质出现“一般异常”现象,立即汇报本水厂负责人,迅速查找原因并提出初步解决意见,同时上报单位分管领导。
2.单位在接到水质出现“一般异常”报告1小时内对出现的问题、初步解决措施及进展情况向分管理领导汇报。
3.公司生产调度室值班人员做好记录,并立即向供水部经理汇报。供水部经理根据异常情况,协调相关部门指导基层进行及时处理。
4.水质检测中心发现水质“一般异常”问题,立即报公司供水部,并通知相关单位。
5.基层单位要及时采取措施,恢复供水水质。
第十三条 水质“中等异常”的报告处置程序
1.检验人员一旦发现水质“中等异常”,现象,立即汇报本科室负责人,迅速查找原因并提出初步解决意见,同时上报单位主要领导。
2.单位要在接到水质出现“中等异常”报告1小时内对出现的问题、初步的解决措施和进展情况向供水部汇报。
3. 供水部值班人员做好记录,向供水部经理汇报。供水部经理在上报分管副经理时,根据异常情况,协调相关部门指导基层进行处理。
4.水质检测中心发现水质“中等异常”情况,立即报主管副经理,并通知相应基层单位。
5.基层单位要及时采取措施,恢复供水水质。
第十四条 水质“重大异常”的报告处置程序。
1.检验人员一旦发现水质出现“重大异常”,立即汇报本单位负责人,迅速查找原因并提出初步解决意见,同时上报供水部主要领导。
2.供水部主要领导要在接到水质出现“重大异常”通知1时内对出现的问题及初步的解决措施和进展情况向公司企管办及公司经理汇报。
3.公司生产技术科人员做好记录,向生产技术科科长汇报,在生产技术科科长上报分管副经理的同时,协调有关部门指导基层进行处理。
4.水质检测中心发现水质“重大异常”问, 题,立即报公司企管办和公司经理和公用事业局值班室,并通知相应基层单位。
5. 基层单位要及时采取措施,恢复供水水质。
第六章 水质检验人员的工作标准和要求
第十五条 各级水质检验人员的工作标准:
1.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水质标准规范操作,认真执行水质检测制度,及时完成水样的采集、检测及报表报出工作。
2. 必须清晰、准确填写检测数据,不得随意涂抹、更改,不得虚报、谎报、瞒报。
3.必须严格执行水质信息反馈制度。水质检测数据出现异常在上报相关领导的同时,应及时取样,重新检测,落实数据无误后及时按程序反馈相关部门,并做好记录备查。
第十六条 水质检验人员素质要求
1.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熟悉水厂净水流程。
2. 具备常规理化分析的工作能力和细菌、总大肠菌群的检验能力。
3.具有标准曲线绘制、标准试剂标定的能力。
4.身体健康,持有涉水人员健康证。
第七章 资料的处理、反馈、存档
第十七条 水质检测中心检测数据的反馈采取电子邮件和报表相结合的方法。一般在每月15日前以电子邮件反馈原水及上半月管网水的检测信息,30日前反馈出厂水及下半月管网水的检测信息,次月10日前以报表文本形式反馈本月检测信息,交制水及水源单位相关人员存档。其余临时要求检测资料及时反馈相关单位。基层水厂每月水质检测数据要以报表形式于次月5日前反馈水质检测中心。基层水厂对于出现的水质“异常”问题,要在处理后形成书面材料报公司档案室。由公司档案室做好资料的归档、存档工作。
第十八条 书面材料格式要求:A4纸;标题,小标宋体或二号宋体;正文,仿宋三号;正文一级标题,黑体三号;落款,三级单位名称并加盖三级单位公章;时间:X年X月 X日。
第八章 监督与考核
第十九条 水质检测中心负责组织对公司各单位执行本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第二十条 对水质指标信息瞒报、延报的单位和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经济处罚。
第二十一条 由于工作疏忽造成水质“异常”,并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追究相关单位领导的责任。
第二十二条 对于擅自调整工艺流程不按时投药加氯,导致出厂水水质“重大异常”的,取消本年度该单位一切荣誉的评选资格。
第九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供水部、水质检测中心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以往相关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水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为做好水厂供水系统的重大事故应急工作,指导和应对可能发生的供水安全事故,及时、有序、高效地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水厂发生突发性事件使城市供水系统发生事故,造成供水停止或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第一章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一.重大事故应急指挥部成员
指 挥:水厂厂长
副指挥:水厂副厂长、机修班长
成 员:各工序班组长及水厂化验员
二.指挥部职责
1、 根据公司应急工作原则和方案,拟定本水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2、 领导和协调水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工作,组织协调公司有关部门进行技术支持和支援。部署上级部门交办的有关工作。
3、 及时了解掌握供水系统重大事故情况,根据情况需要,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和应急措施的建议。
4、 组织事故应急技术研究和应急知识宣传教育等工作。
5、 负责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信息的接受、核实、处理、传递、通报、报告。
6、 在应急响应期间负责指挥、部署、监督和检查各部门工作;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及时上报情况;必要时请求有关部门支援;组织灾后重建与恢复生产工作。
三.日常预防预警机制
水厂负责水厂供水系统运行的监测、预警工作。主要职责是建立水厂供水水质监控体系和检测网络;对检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对水厂供水系统运行状况资料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并做出报告。
四.应急响应
1、 报警系统:
2、 指挥部接报后,立即启动水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通报事故情况,通知指挥部人员到位并开展应急工作;迅速与上级主管部门建立联系,了解并核实有关事故和应急情况,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和范围,向公司汇报事故情况。
3、 指挥部召开指挥部成员会议,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情况提出水厂供水系统的抢险、抢修、临时供水等建议方案,并组织现场工作组赴现场协助、指导应急救援工作。
五.应急保障
1、 指挥保障
水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指挥地点设水厂。水厂指定专门场所并建设相应的设施,满足决策、指挥和对外应急联络的需要。基本功能必须具备及时接受、显示和传递水厂供水系统事故信息;接受、传递供水系统应急组织应急响应的有关信息;保证与各有关部门之间信息传输的畅通。
2、 通讯保障
建立以水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响应为核心的通讯系统和保障制度,实行电话报告和对讲机呼叫相结合地通讯方式,保证应急响应期间指挥部与公司生产技术科,水厂维修技术人员通讯联络的需要。应急响应期间,应急办公室必须保证随时接收公司生产技术科和事故发生地的有关信息。指挥及各组工作人员必须24小时保持通讯渠道畅通。
值班电话:
3、 装备保障
水厂制定紧急情况下供水设施抢险设备、物资储备和调配方案,报公司生产技术科备案。水厂储备的常规抢险机械、设备、物资应满足抢险急需。
4、 培训演习
水厂要有计划地开展对参与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的人员培训工作。
六.应急终止
1、终止程序
应急结束由水厂重大事故应急指挥部根据水厂事故抢险工作进展情况决定,并及时向公司重大事故应急指挥部报告。
2、后期处置
2.1 指挥小组工作
2.1.1整理和审查所有应急记录和文件等资料;
2.1.2总结和评价导致应急状态的事故原因和在应急期间采取的主要行动。
2.2 有关部门和单位工作
2.2.1供水系统应急终止后的一个月内,水厂应急组织应向公司生产技术科提交书面报告。报告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发生事故的供水系统基本情况、事故原因、发展过程及造成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分析、评价,采取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及其有效性,主要经验教训和事故责任人及其处理等。
2.2.2上级主管部门在事故调查过程中,要认真分析水厂供水系统事故原因,从水厂供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等各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章 生产运行事故应急预案
一、供水管道破裂
出现输水管线和水厂内供水管道泄露时,水厂值班人员发现或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报告重大事故应急指挥,指挥应立即决定是否启动供水管网抢修应急预案并组织相关人员抢修,水厂填写《应急反应处理登记表》。
二 、供水设备突发事故
水厂供水设备突发事故时,水厂值班人员应立即向重大事故应急指挥报告,指挥应立即组织值班人员,启动备用设备,并组织水厂技术人员抢修。若为重大设备事故,应上报生产技术科,水厂填写《应急反应处理登记表》。
1、 加药间设备突发事故
1.1计量泵出现故障,按照操作规程停止计量泵工作,切断电源,启用备用计量泵,加药间值班人员加强巡检次数,保证加药量合适。1#泵故障时,需先开启2#备用泵。
2、滤池设备突发事故
2.1滤池出现故障
任一组滤池出现事故时,滤池值班人员应立即停止该滤池的使用,启用备用滤池。
2.2阀门出现故障
滤池气动阀门出现故障时,则停止该滤池使用,启用备用滤池。
3、二氧化氯发生器突发事故
二氧化氯发生器出现故障及投加管道泄露时,值班人员应按操作规程停止加氯,并向重大事故应急指挥报告,组长组织维修人员抢修。
4、泵房设备突发事故
泵房机组发生故障时,值班人员应停止机组工作,切断电源,及时切换到备用机组,并立即向重大事故应急指挥小组组长报告。
5、微机室设备故障
微机室电脑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有异常现象或损坏,应立即停止运行,并通知专业人员检查维修。
三、 供电设备被盗
水厂如发现供电设备被盗,应立即报告公司保卫科,并迅速派人赶赴事故现场,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和证据收集工作,同时积极组织人员抢修,尽快恢复供电。
四 、出厂水水质不合格
水厂出厂水水质不合格,水厂重大事故应急指挥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查找不合格原因,并采取措施尽快消除不合格因素,水厂填写《应急反应处理登记表》。
1、出厂水浊度大于《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浊度规定
1.1若属于源水浊度偏高,应及时调整加药量,增加反冲洗次数,化验人员加强浊度检测频率。
1.2若属于滤池滤料原因,应停止该滤池使用,及时更换滤料。
1.3源水输水管道长时间停用再启动时,会出现短暂浑水现象,若无法处理时可关闭沉淀池进水阀门,通过配水井溢水口排掉,待到可处理时再向沉淀池配水处理。
2、出厂水细菌及大肠杆菌大于《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规定时,应提高加氯量,同时化验人员加强细菌及大肠杆菌检测频率直至合格。
五 、水源污染事件
1、因水源地突发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源水污染时,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并及时采取措施。当水厂技术无法处理时,应及时关闭源水阀门,上报应急指挥停止供水,防止污染水进入供水管网,水厂填写《应急反应处理登记表》。
2、因水源地源水浊度突然增高,致使水厂不能处理时,重大事故应急指挥应立即上报供水部,同时组织人员关闭源水阀门和沉淀池进水阀门,避免浑水进入滤站破坏滤料层,并派人赴水源地密切监测源水浊度变化;夏秋雨季时水厂应启动《防浑水预案》,增加观察、检测频率,备齐净水剂,增加反冲洗次数。水厂填写《应急反应处理登记表》。
六 、水厂二氧化氯泄露
水厂一旦出现二氧化氯泄露事件,重大事故应急指挥应立即启动《水厂二氧化氯泄露应急预案》并组织人员采取措施停止泄露和采取救护措施。情况严重的,应立即通知供水部,尽快杜绝泄露,及时疏散人员,并采取纠正措施,必要时拨打119报警处理。
七、 水厂突然停电
水厂一旦发生突然停电,重大事故应急指挥应立即派值班电工倒换电源,联系供电部门,若双电源同时停电,应立即通知生产技术科,并及时汇报到公用事业管理局值班室,要求上级部门协调尽快恢复供电。
八 、变、配电室发生误操作事故的应急预案
变、配电室内一旦发生误拉或误合隔离开关,发现拉弧,必须迅速将隔离开关合上,以免事故扩大,按操作规程要求对误操作设备停电,检查设备有无损坏,并上报公司生产技术科。
九、变、配电室突然停电事故的应急预案
若发生变、配电室突然停电的情况,值班人员必须迅速采取以下措施:
1、首先要关闭机组出水闸门。
2、值班人员从低压到高压逐级停下配电设备的各开关,初步确定事故原因。
3、如果是厂站内部设备发生故障,及时通知厂领导和水厂机修,组织检修人员查找故障原因,切除设备故障后恢复送电,并请示调度,开启机组,故障原因不明严禁送电。
4、如果是供电公司线路故障,电话询问供电公司,问明原因及恢复供电时间,检查配电设备和机组是否完好,为送电做好准备,并通知公司调度。
5、有备用电源的厂站,接到调度倒电命令后,填写倒电操作票,校对无误后,按操作规程倒电,开机后向调度汇报。
十、水泵机组电流突然变化时的事故应急预案
1、电流突然减小
1.1 值班人员要首先查看进出水管网的压力是否有急剧变化。
1.1.1 如果压力突然升高,检查出水闸门是否关闭或正在关闭:如关闭重新开启,如不能开启,必须停机检查。
1.1.2 如果压力突然降低,检查机组吸水闸门和进厂总管闸门是否关闭或正在关闭,如关闭重新开启,如不能开启,立即向调度汇报。
1.2 查找事故原因,上报调度室,做好运行记录。
1.3 如发生管道破裂,依据管道破裂应急预案处置。
2、电流突然增大
2.1立即关小出水管道总阀门的开启度以减少出水量,使电流调至符合运行要求。
2.2 查找事故原因,上报调度室,做好运行记录。
十一、火警、匪警、盗警
发现火警、匪警、盗警,重大事故应急指挥应立即报告上级部门,同时拨打110、119报警,并迅速派人赶赴事故现场,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和证据收集工作,同时积极组织人员抢修损坏设备设施,尽快恢复正常供水。
第三章 人身触电事故的急救预案
发生人员触电事故时,值班人员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不得延误,同时通知值班厂长。值班厂长接到电话后要问清原因和事故大小,并及时赶到现场,如果情况较严重,应立即汇报公司领导,拨打120急救电话。上报单位及程序按事故等级不同而分别对待,不能贻误。
一、发现人员低压触电而不能自行摆脱电源时,值班人员采取以下方法使其脱离电源:
1、当触电点有电源开关时,值班人员立即断开开关,或拔掉插头。
2、当触电点没有电源开关时,值班人员用绝缘电工钳或干燥的木柄斧子切断电线。
3、当电线落在触电人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值班人员立即用绝缘物品(绝缘手套或干燥的木棒等)挑开电线或拉开触电者。
4、如触电者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可拉住触电者后衣襟将其脱离带电体。(注:救护人员不准用衣服包裹触电者,不得直接拉触电者的脚和躯体以及接触周围的金属物品)
5、如救护人员手中握有绝缘良好的工具,也可拉着触电者的双脚将其脱离带电部分。
6、如触电者躺在地上,可用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隔离电流。
二、发现人员高压触电而不能自行摆脱电源时,值班人员采取以下方法使其脱离电源:
1、值班人员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迅速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断开相应开关。
2、电源无法切断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通知供电部门停电。
3、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切断导线。
4、可用抛接地线的方法使线路短路跳闸。在抛接地线之前必须先把接地线的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把另一端抛到带电导线上,注意抛掷的一端不得触及触电者和他人。
三、现场急救
1、当触电人神志清醒,但有心慌、全身无力时,值班人员要使触电者保持安静休息,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进行救治。
2、当触电人失去知觉但心脏还在跳动、还有呼吸时,值班人员要将触电者安静平躺,解开其衣扣、腰带以便其呼吸,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进行救治。
3、当触电人失去知觉或心跳、呼吸已停止时,值班人员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急救,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进行救治。
4、若触电者在高处,必须采取措施,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坠落摔伤。平地触电者应注意触电者倒下方向,注意保护触电者头部不受伤害,将其放到地面后再就地进行急救。
市政府值班室 |
7101010 |
水厂门卫 |
2172014 |
公用事业局办公室 |
5351377 |
公司保卫科 |
2172048 |
公司企管办 |
2172008 |
管线所所长 |
2172031 |
火 警 |
119 |
安装公司经理 |
2172056 |
派出所 |
110 |
生产技术科科长 |
2172010 |
急救中心 |
120 |
|
|
水厂分管领导 |
2172003 |
|
|
水厂厂长 |
2172042 |
|
|
水厂中控室 |
2172046 |
|
|
常用电话,